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科技推动的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将重塑传统支付体系。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这一金融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HashKey Group是香港Web3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旗下HashKey Exchange是香港最大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 Group通过投资圆币科技,积极参与稳定币生态建设,并与京东达成合作,推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现实世界资产(RWA)等领域的应用。 在肖风看来,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可获得性。USDC(USD Coin)和USDT(Tether)等稳定币的出现,拓宽了普惠金融的边界。目前,全球排名前五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积极推动稳定币发展,在稳定币监管和法律框架的制定上步调一致。 长远看,代币化和稳定币的发展将彻底改变全球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相信十年之后,稳定币将使代币化成为主流的支付结算工具,并最终取代旧有系统,这一‘良币驱逐劣币’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原因很简单——它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环节更少,还能做到‘7X24小时’交易。” 肖风介绍,2022年,全球稳定币的流通量只有不到2000亿美元,但已支撑了全球约20万亿美元的支付、交易和清算,杠杆效应高达100倍。美国财政部部长在参议院稳定币法案通过时提到,到2030年,全球将有3.7万亿美元至3.9万亿美元的稳定币流通。而目前,全球传统金融市场的交易金额大约在300万亿美元至350万亿美元之间。 肖风说:“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跟上甚至领跑稳定币发展趋势。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先于美国为稳定币立法,是全球稳定币制度的重要一步,不仅对香港本地有积极影响,更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可以成为中国稳定币的‘试验田’,先行先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为未来内地更大范围推广提供借鉴。” 在香港稳定币先行试点相对成熟后,可考虑在内地特定地区,如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自贸港,通过自由贸易账户(FT)对接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技术上,肖风建议,可考虑将人民币稳定币与人民银行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接,形成双层架构,允许持牌的稳定币发行商开立CBDC账户。这种架构能够将央行在CBDC研发中的经验与技术成果结合起来,同时调动市场力量。而且,让央行数字货币成为批发层的数字货币,人民币稳定币在零售和跨境支付领域发挥作用,将大大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他解释道,跨境贸易商收到海外客户支付的美元稳定币,需要兑换成法币,再汇回境内进行结汇。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的外汇管理及银行不承认美元稳定币,商户直接将美元稳定币兑换成本地法币并汇回存在障碍。香港的持牌交易所可以扮演桥梁的角色——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将稳定币兑换成法币。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稳定币兑换的问题,也符合相关地区的监管要求。 他强调,在岸交易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合规性。所有稳定币交易都必须在交易所进行。HashKey Exchange作为持牌交易所,致力于为稳定币发行商提供交易服务。自研公链HashKey Chain是连接传统金融和Web3的桥梁,目前已有3只基金完成了代币化,未来会有更多金融资产代币化在HashKey Chain落地。这不仅让稳定币成为支付结算工具,也让它具备了投资工具的潜力。比如,用户可以用稳定币申购代币化的货币基金,或者通过质押稳定币获得贷款。这些都使得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