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在北京西城持有一套全款自住房,和配偶都在国企工作,工作较稳定,待遇尚好。但是,我在考虑卖掉北京的房子,甚至举家搬到长江以南去(考虑四川或广东)。有以下原因,想听听您的意见: 1、长期来看,北京的地位(和房价)是无源之水,纯粹依靠政治地位支撑,如果未来这个区域产业越来越凋敝,单纯依靠政府的需求,城市越来越不宜居,房价也会保不住。甚至未来如果北方进一步经济、生态衰落,首都搬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2、北京在道德上是有污点的,晋冀鲁豫地区人民,普遍对北京有着切骨的愤恨。此外,不知您有没有关注过“皇汉”这个思潮,目前已有相当的影响力,认为北京是满清余孽,甚至某些不平等现象的根源。 综上,如果未来社会局势发生变化,北京有可能会成为暴民发泄的对象,或者被有意地作为吸引火力的牺牲品,以这座城市的毁灭(甚至将其土著贬为贱民)来宣泄某些不满情绪,让高层金蝉脱壳。 1、呵呵,在我看来您这属于是“先射箭再画靶子”,先枪毙再找证据,那肯定都是有罪推定呗。手里要是拿了把锤子,那看哪儿都有钉子。 2、北京纯粹依靠政治地位支撑,那统治者为什么要赋予北京政治地位啊?还不是因为北京地理位置重要嘛,所以才有“幽云十六州”的争夺战,也才有“天子守国门”。隋炀帝挖大运河的时候北京没什么政治地位吧?但为什么要通到通州?因为楼市有句话是:房产的价值由什么体现,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儿。 正因为地段儿好,在古代才吸引的隋炀帝建配套。有了粮食物资的保障,历代统治者也才能坐稳京城。这没必要讨论什么地位的有源无源,就是地理决定论,这地位就是事实。 这就跟您在国企似的,凭什么有国资背书?凭什么工作稳定待遇好?凭什么是您夫妻而不是别人?说句不好听的,把您这套逻辑套在自己的身上,是不是也挺合适的啊?但有意思吗? 我还接待过信阳来的上访团呢,但不是来争首都地位的,而是要找专家论证“信阳不适合当首都,请保住信阳的环境与和谐”。甭管在当年还是现在,这都是笑话,为了没影儿的事儿自我折腾。 3、道德是对人的要求和标准,但北京是城市,不能人格化。如果说北京在道德上有污点,那您家的汽车是不是污点更大?您家的马桶有没有污点?整个房子有没有污点?您的姓氏和籍贯有没有污点?聊这些有意思吗? 咱别赤裸裸的挑动分裂好不好?北京人里90%以上都是晋冀鲁豫的,看看大兴,山西有多少县,大兴就有多少个村,那请问山西人恨大兴吗? 也甭聊什么满清余孽了,没多少人。辛亥革命之前,北京有八旗(满蒙汉)70多万,那时可以说是满清的天下。但到1949年,全北京的旗人(仍然包括蒙古和汉军旗)还剩3万人,还能有什么余孽啊?到今天,全北京的满族不过是30万,跟2200万常住人口相比,也就算个余数吧。所以甭拿这说事儿,没意思。 4、再后边的甭聊了,北京大门常打开,您想走就走没人拦着,但别诅咒国家和首都,更别危言耸听。北京给了您国企的稳定工作和待遇,您这么做不合适。 5、总之吧,北京就在这儿,来去自由,来不来走不走的自己决定,但别瞎扯别的。北京人祖祖辈辈看惯了王朝更替兴衰宠辱,不耽误咱手里的这碗炸酱面。 您发达了,没人巴结;您落魄了,没人踩咕;您在北京,咱们和睦相处;您离开,咱也最好留个念想儿,没必要诅咒谁。日子是自己的,甭拿别人说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