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哈:如果说之前大折手机还存在「轻薄便携与大屏体验」「旗舰配置与机身厚度」的两难抉择,那么到了这一代,蓝厂直接把“选择题”变成了“ 全选题” ,在折叠屏上做到了 “ 既要又要还要 ”。 而且得益于一些系统交互体验上的创新,它这次直接把大屏玩出了花,普通安卓平板能做的事情,比如分屏办公还有追剧摸鱼,它不仅能做,还能实现「一块屏幕当五块用」的开挂操作,效率直接拉满。 你敢信它除了能跟 iPhone 还有 Mac 实现无缝协同,还彻底打通了跟 Apple Watch 的跨生态连接,像是电话、短信、通知还有各种健康数据,现在直接能从 Apple Watch 同步到 vivo X Fold5 上?! 这么说吧,尽管它是一台折叠屏,但拿在手上跟那些超大杯直板旗舰基本没什么两样,明白和青松版本 226g 的重量,意味着要是你之前就用超大杯,那换到 X Fold5 后,连从口袋掏手机的劲都不用改。 大家看这组主流折叠屏数据就能明白,这样的 “ 身材 ” 在同类产品中到底有多破格,有时候它甚至给我一种 “ 轻盈得不像折叠屏 ” 的错觉。。。 为了把手机尽可能做薄,vivo X Fold5 不仅使用了中框和接口一体化设计,它甚至还把 C 口削去了一小块,使得机身展开状态下的厚度已经跟 C 口本身厚度差不多,就离谱。 而且这台手机还通过了 IPX8、IPX9、IPX9+ 防水认证以及 IP5X 防尘认证,意味着它不止能在 1 米深的静水中浸泡 30 分钟,即便被高压水枪近距离冲洗也毫无压力,据说在水下甚至还能折叠 1000 次。 所以像这种直接用水龙头来回洗手机的操作,对 vivo X Fold5 来说肯定也是洒洒水啦( 温馨提示,各位最好别模仿,防水只是防万一,能不让手机沾水就尽量别沾水,这波测试纯属给大家图一乐~ )。 说真的就这防护规格,在折叠屏里也没谁了 ,而 vivo X Fold5 有了这么高规格的三防加入,已经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折叠旗舰」,可靠性拉满了属于是。。。 在我看来,轻薄化更应该建立在体验无妥协的前提下,绝不能以牺牲续航、性能、影像等核心体验为代价,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比如它搭载了一块 6000mAh 大电池,一举突破了折叠屏最大电池记录,同时它还支持 80W 有线充电和 40W 无线快充,不管是续航还是充电速度,直接向直板旗舰看齐,甚至它还支持上了反向无线充电。 实测充满电后,折叠和展开状态大概六四开,它的亮屏时间基本每次都在六小时往上,这成绩对直板机来说或许有些中规中矩,但在折叠屏里已经相当亮眼了。 这手机一共搭载了三颗后置摄像头,它的主摄,用的是 X200s 同款索尼 IMX921 传感器,超广角则是旗舰机上最常见的三星 JN1,最关键是它的 3X 潜望长焦,也用上了索尼 IMX882,而且还支持微距。 反馈到实际拍摄当中,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是一台正儿八经的影像旗舰来看待,搭配相机内置的负片胶片风格还有人像、风光各种模式,出片率杠杠的: 讲道理,相比其它折叠屏为了极致轻薄选择在副摄或长焦上 “ 做减法 ” 的做法,vivo X Fold5 这套全焦段无妥协的旗舰组合,在折叠屏里属实有点罕见。 但它扎实的性能底子就摆在这,配合蓝厂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调校功力,还是能够保证这台手机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流畅稳定运行,至少绝对不会拖后退。 比如弯折内屏再展开就能激发系统分屏,分屏后,图文内容甚至还能在多个应用之间进行任意拖放,你别说,这功能真挺好用,前阵子 618,我左右各开了淘宝京东,同件商品哪个平台卖得更便宜一目了然。 其中,主应用会占据屏幕 C 位,而其他应用则会以原子窗的形式排列在一侧,只需要点击对应窗口就能在多个应用之间来回快速切换。 比如做旅游攻略的时候,我可以同时打开小红书、携程、飞猪、大众点评还有地图,这么一来,就可以边在小红书上做攻略边在地图上标好想去地点,然后随时切到大众点评和携程搜附近有啥好吃、好玩的。 平时看直播或者玩游戏的时候,也能同时在旁边开着微信,这样就能随时回复消息而且还不会遮挡画面,当系统检测到你开了横屏模式,原子窗甚至还会从屏幕左侧自动移到屏幕上方,从而提高屏幕利用率。 前一阵去上海出差,我还尝试在 vivo X Fold5 上同时打开 WPS、飞书、微信、浏览器和豆包,结果改稿子、看文档、查资料、回消息一气呵成,全在一屏搞定,应付日常临时轻度办公需求,完全绰绰有余。 除了之前就已经支持的远程控制 Mac,现在 vivo X Fold5 已经进化到可以直接充当 Mac 的镜像扩展屏,就连手机上的电话和短信验证码,也可以直接在 Mac 上接听查看,好家伙,这比 iPad 还 iPad。。。 我无意中发现,现在在系统自带的「文件管理」里,直接就能查看 Mac 上的文件,要传啥文件到手机分屏拖拽就行,甚至你还能直接登苹果 iCloud 账号,在里边上传或者下载文件。 连上 AirPods 后,不用借助任何第三方软件,我们在 vivo X Fold5 状态栏里,就能看到耳机的剩余电量,同时它还支持空间音频,也能随意切换耳机模式,就这体验,已经足够媲美原生。 不仅如此,蓝厂一不做二不休,还在业内率先打通了跟 Apple Watch 的互联互通,配对好后,Apple Watch 记录下来的各种数据可以直接在健康 APP 里看,其他像是电话、短信通知也能在手表上实时同步。 其实看看调研机构的数据就明白,从 2019 年第一台折叠屏晃悠上市到现在,这玩意儿的市场渗透率已经从 0.1% 飙到去年上半年的 3.6%,听起来不算高?但要知道这会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还在往下掉呢。 这也从侧面说明,如今消费者早就过了拿折叠屏当新奇玩具的尝鲜阶段,现在还愿意掏钱买折叠屏的用户,它们可能更看中的是折叠屏能不能当主力机用;拿它当主力机用,它相比起直板机有什么突出优势。 说白了,折叠屏的上半场算是彻底打完了,下半场决胜关键从来不是形态噱头,而是让用户心甘情愿把折叠屏从尝鲜玩具换成主力机的体验质变,折叠屏要想活下来,就必须在轻薄和实用性上同时下狠功夫。 而在我看来,vivo X Fold5 交出的答卷,可以说恰恰踩准了这个转折点,凭借直板机般的轻薄手感、榨干大屏效率的原子工作台、以及打通苹果生态的 “ 反向破壁 ”,精准命中了主力机的所有核心诉求 —— 说起来,以前折叠屏总需要让人去主动适应,比如你得适应它厚重的手感、娇贵的机身,拉跨的续航,还有看似有用实则鸡肋的生产力,但蓝厂则把重点放在了怎么让它更适应人,这才是体验质变的核心 —— 换句话说,vivo X Fold5 或许不是配置最顶的那台,但它毫无疑问是当下最懂主力机用户要什么、也最能满足这些用户需求的「全能折叠屏」—— 轻装上阵,却处处到位,接下来就看其他厂商会咋接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