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 143 亿美元投资、挖来「行业天才」领军,扎克伯格亲自下场高调地四处挖人,换来的却是数据质量被指「低下」、核心人才纷纷出走,外加一桩让人侧目的 AI 伦理丑闻。 故事的高潮从今年六月开始。为了追赶 OpenAI 和 Google,扎克伯格下了一步重棋:向数据标注领域的独角兽 Scale AI 狂掷 143 亿美元,并将其创始人、AI 界的风云人物 Alexandr Wang 请来执掌全新的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SL)。 同时,扎克伯格发起了一场激进的「挖人」活动,以招募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扎克伯格甚至被调侃在看 OpenAI 直播时都不忘挖人从苹果挖来的基础模型负责人庞若鸣思维链的开山作者 Jason Wei以及北大校友孙之清等人相继加入。 危机的第一个信号是人才的迅速流失。随 Wang 一同加入的前 Scale AI 高管 Ruben Mayer,仅仅两个月便宣告离职。尽管他事后澄清是因「个人事务」并强调自己「非常满意」在 Meta 的经历,但这并未平息外界的猜测。 Scale AI 建立在低成本的众包模式上,而随着 AI 模型日益复杂,业界更需要像其竞争对手 Surge 和 Mercor 那样,从一开始就依赖高技能领域专家的模式。结果,Meta 的团队不得不绕开这位「正牌」合作伙伴。 尽管 Meta 的发言人否认存在质量问题,但这笔百亿美金的投资究竟是为了战略合作,还是一场昂贵的人才收购秀,外界的疑问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Meta 内部的文化冲突愈演愈烈。从 OpenAI 等公司挖来的「空降兵」们对 Meta 庞大的官僚体系感到沮丧,而公司原有的 GenAI 团队则感觉自己的工作范围被大大限制,沦为「二等公民」。 一切乱象的背后,是扎克伯格对 Llama 4 模型表现平平的失望,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计成本的、近乎疯狂的追赶策略。但事实证明,用钱砸出来的「天团」,未必能赢得比赛。 据知情人士透露,面对自家模型性能不足、AI 助手用户活跃度惨淡(仅占月活用户的 10% 左右)的现实,MSL 的高层已经开始讨论在 Meta AI 中使用 Google Gemini 或向 OpenAI 的模型,作为提升产品能力的「权宜之计」。 尽管 Meta 的发言人仍在强调公司「全方位」的策略,包括自研、开源以及最近与 AI 图像生成公司 Midjourney 达成的合作,但这更像是在自家下一代模型(如 Llama 5)成熟前的无奈之举。 报道指出,Meta 未经授权,创建或允许用户创建了数十个模仿名人的 AI 聊天机器人,其中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安妮.海瑟薇等顶级巨星。 这些 AI 机器人不仅坚称自己就是明星本人,还进行着露骨的暗示,甚至在用户的要求下,生成其模仿对象身着内衣或在浴缸中摆姿势的逼真照片。 更让 Meta 无法辩驳的是,调查发现,至少有三个这样的出格机器人,是由 Meta 自己的员工亲手创建的。这些被公司轻描淡写称为「产品测试」的机器人,累计互动次数超过了 1000 万次。 将过去这段时间的事件串联起来,一幅清晰的图景浮现:对现状的失望催生了急于求成的策略,混乱的管理导致了失序的团队,而一个失序的团队最终酿成了技术瓶颈和伦理丑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