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她放着体制内的“铁饭碗”不握,偏要在36岁的事业巅峰期“冒险转身”,有人带着笃定的语气预判,说没了央视演播厅的聚光灯她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观众淡忘。 彼时,任鲁豫曾对身边年轻主持人说过的一句话还没多少人当真,“如果想走新的路,就得学会归零,敢于放下当初的荣誉、名誉,才能重新绽放。” 可两年时间悄悄划过,当初那些质疑的声音慢慢没了踪迹,那个曾被断言“离开央视就失色”的她,如今到底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任鲁豫那句曾被当作“场面话”的提醒,为何到了今天让越来越多人真心觉得“说得对”? 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让她迅速积累起大量粉丝,不到两个月就突破千万大关,还获得了平台“年度优秀电商作者”的称号,商品橱窗里75个品类的商品销量喜人。 商业舞台上的她同样亮眼,离开央视后的40天里,她就接连在杭州、成都、新乡主持了三场不同类型的活动,从时尚大典到企业庆典,再到购物广场开业仪式,她都能完美适配不同场合的主持需求。 据业内消息,她的单场商演报价在40万到100万元之间,这个数字早已超过她在央视的年薪,也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主持人转型难的固有印象。 2023年11月的ELLE风尚大典上,她作为内场主持人,用温暖的话语共情幕后工作人员的辛苦,又以优雅的表达致敬中法时尚交流,全程脱稿却字字精准,稳健的台风让同行赞叹不已。 后台里,她与品牌高层从容交谈,与艺术家们亲切互动,展现出极强的社交能力和专业素养,完美展现了她离开体制后的无限可能。 五年级开始学习舞蹈的她,小学六年级就收到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但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选择了文化课这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 2004年,李思思考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大一那年,她报名参加了央视《挑战主持人》节目,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稳定的发挥,成为该节目史上第一个“八期女擂主”,第二年再次参赛又获得全国季军。 即将大四时,李思思得到了央视的实习机会,从《综艺快报》《舞蹈世界》等节目开始积累经验,这些初期的锻炼让她逐渐熟悉了电视行业的运作规律,也打磨了她的主持技巧。 2010年,她正式成为央视主持人,与董卿、尼格买提等搭档主持《我要上春晚》,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让更多观众认识了这个清新亮丽又不失专业的年轻主持人。 2012年,26岁的李思思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受邀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春晚史上最年轻的女主持人,被媒体称为当年最大的“黑马”。 除了春晚,她还主持过青歌赛、中韩歌会、亚洲文化嘉年华等重要活动,制作并主持的《衣尚中国》节目也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完成了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转型。 事业巅峰期的她,也曾面临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难题,2015年春晚前,刚生完孩子不到两个月的她,既要应对脱发、复胖的困扰,又要高强度备战,每天坚持跑步恢复状态,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任务。 随着孩子长大,她越来越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儿子那句“今天我特别开心,因为这个楼灯还亮着,但是妈妈回家了”的话,让她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重心。 2023年10月9日,在央视工作了13年的李思思正式宣布离职,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但现在看来,她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2024年的W盛典上,李思思再次展现了她的专业功底,一分半钟的脱稿发言,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既体现了她多年积累的主持经验,又融入了更多个人感悟。 人们发现她并没有因为离开央视而退步,反而在新的舞台上更加从容自在,任鲁豫曾经劝年轻主持人,“你要学会归零,要敢于放下曾经的荣誉。”李思思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的深意,放下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重新开始。 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追求,只是把舞台从央视的演播厅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主持人的价值并不只存在于体制内,个人的能力和魅力,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每个人都不应该被标签定义,无论是“央视主持人”还是“网红主播”,真正重要的是找到能让自己发光的地方,当我们敢于打破外界的期待,才能发现生活的更多可能。


